
2018年3月3日是第十九次全国“爱耳日”,主题是:听见未来,从预防开始。宣传口号是听见未来——早预防,早康复;推进残疾预防,保护听力健康;减少噪声,保护听力;做好初级耳科保健;听见未来——关注听障儿童融合教育;关注老人生活质量,及早进行听力康复;关注听力健康,建设健康中国。
听力障碍俗称耳聋,是指各种原因导致人听觉困难,听不到或听不清环境声及言语声,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耳聋。我国每年出生的先天残疾儿童约占出生人口的4%~6%,由于药物、遗传、感染、疾病等原因造成的新生聋儿每年约增加3万人。新生儿先天性听力障碍发病率为1‰~2‰,随着年龄增长,永久性听力障碍可持续增加,5岁前听力障碍的发病率增加到2.7‰,青春期高达3.5‰,65岁以上老年人约三分之一有听力障碍。听力障碍严重制约着这一人群的正常生活、学习和社会交往,预防显得尤为重要。远离噪音、有规律的日常饮食起居、要少吃过甜和过咸的食品或者膏梁厚味的食物、戒烟戒酒、不要随便掏耳朵、保持愉快的心情、多运动可以有效预防听力损失。另外,遗传因素是导致宝宝听力损失的重要原因,加强孕前检查,孕期进行基因检测,避免病毒性和耳毒性药物的感染,加强孕妇保健是减少先天性非遗传性听力障碍发生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