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健康周刊:大医精诚 开启光明——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鱼池口分院综合报道之白内障手术复明中心

发布时间:2015年08月13日  作者: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  点击数:

    在医学界,白内障青光眼一直被视为致盲率最高的两种疾病,就在刚刚过去的“全国爱眼日”上,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曾对外发布《国民视觉健康报告》。该报告显示,我国视觉健康恶化形势严峻,视力损害患病率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其中老年性视力缺陷患病年龄提前、老视和白内障早发,将成为老龄化社会的沉重负担。

谁能及时帮助眼疾患者摆脱眼疾困扰,让他们告别黑暗拥抱光明,重拾生活质量,享受幸福生活?谁又能为即将到来的老龄化社会贡献一份医学力量,打造一支医术精湛、服务优质的医护队伍,为中老年人的健康保驾护航?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鱼池口分院白内障手术复明中心正是希冀这个美好愿望,凝神聚力,不懈追求,努力工作了数十载,怀揣着“复明一人、解救一家、造福一方”的普世信念,给无数患者带来光明。

一、励精图治谱新篇

当记者走进白内障复明中心,诊室门口排满了人,很多远道慕名而来的患者夹道站在诊室两旁,患者脸上流露着焦灼,神情有些忐忑,担忧中还夹杂着期望,每一声“下一个”常常让患者为之一振,一丝喜悦写在眉梢之上。

“鱼池口分院的白内障复明中心,专门开设了免费病床,对像我这样的困难群众实施医疗救助,让我这个七十岁的老太婆瞎了三年的左眼重见光明,原来是啥也干不成,走不成路,上不了厕所,全靠儿女搀扶着,没想到,到这来手术一做,第二天就看见了,我这心里甭提有多开心了,真的要感谢党,我们赶上了好政策、好医院、好大夫......”来自陇南地区西和县的患者马某拉着记者的手说。

“这是今年甘肃省政府为民办实事出台《2015年贫困残疾人康复服务“百千万”工程实施方案》的受益者,鱼池口分院被甘肃省残联确定为此次项目工程白内障复明手术定点医院。”中心主任苏兰萍告诉记者,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白内障手术复明中心,前身为“甘肃省送光明医疗队”。成立于1997年。十几年来,已成功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10万余例,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承担着“百万贫困白内障复明工程”“彭年光明行”“蓝天行动”“西部健康光明行”“白千万工程白内障手术项目”等白内障复明公益活动,每年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中心现有医护人员20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初、中级职称17人。中心拥有国际上先进的徠卡m820显微镜、眼力健超乳机、IOL master等进口白内障检查及手术设备。同时,中心还专门成立了眼科筛查队,以随时深入社区基层进行眼病筛查及宣传普及防盲治盲知识。中心全体医护人员本着“传递爱心,播撒光明”的宗旨,竭诚为广大眼病患者服务。

已成立16年的白内障复明中心,从成立之日起,便职守一种责任,挑起一份担当。目前,该复明中心在全省同行业中遥遥领先,以先进的医疗设备、技术过硬的医护人员,本着“传递爱心,播撒光明”的宗旨,一步步向眼科医疗的最高峰攀登,为眼病患者解除病痛、送去光明。作为全省乃至全国都赫赫有名的眼科专家苏兰萍,更是技高一筹,不仅博得了眼疾患者的一致称颂,更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

二、仁心妙手送光明

“我就是冲着苏兰萍主任的高超医术来的。”在诊疗室,记者见到来自定西市临洮县的赵某,上个月刚做了白内障手术,今天前来复查,“苏主任的技术真是一流,这里的护理服务热心又耐心,以前我的右眼视力只有0.08,活活一个‘睁眼瞎’,现在,一复查竟然达到了1.0,我眼前都是亮亮堂堂的,这给生活带来了多大的便利呀,苏主任就是‘光明使者’。”

苏兰萍,这个名字数次出现在国家级、省级等媒体报刊上,她的先进事迹早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下午三点来到复明中心采访,其实一开始并没有见到苏兰萍主任,护士长告诉记者,“苏主任还有两台手术,今天已经做了十六台了。”等待之余,记者见到会议室墙面除了一面面悬挂的锦旗,还有痊愈患者挥毫泼墨的字幅,桌子上是一摞摞留言簿,翻开细看,字字句句是痊愈患者发自内心的真情表露,甚至还有患者做了“口占七绝”,肺腑之言令人动容。

究竟苏兰萍主任是怎样一个人呢?记者不免也产生了想见一面的迫切心理。就在记者埋头于翻看患者的留言之时,一位面容和善,看似柔弱的中年女医生微笑地坐在记者面前,“我就是苏兰萍。”百闻不如一见,用“蕙质兰心”四字形容面前这个人再恰当不过。在随同苏主任进病房问诊患者时,记者看到她既有女人特有的细腻柔和,让每一位住院患者如沐春风,又有面对疑难病情沉着冷静的知性风范。

“怎么样,疼不疼,有啥不舒服的?做手术前你为啥那么紧张?”苏主任一边揭开来自酒泉的一位患者左眼上的纱布,用手电筒照射查看,一边温和地询问。“我以为我完了,我太紧张了,我父母亲因为糖尿病眼睛都快失明了,万一手术不成功,我该怎么办呀,他们还需要人照顾。现在可好了,我真的看见了!我真的看见了!”患者激动的无语伦次,一丝欣慰的笑容挂在了苏主任的嘴角。

当苏主任娓娓道来自己投身复明事业的历程,记者连连感叹,完全被她柔弱身躯里迸发出的巨大能量所折服。

自1997年以来,苏兰萍积极投身西部农村贫困白内障患者的康复事业,连续参加了由国际慈善机构、中国残联及省残联组织实施的“视觉第一•中国行动”、“蓝天行动”、“彭年光明行”、“爱心永恒•视觉第一”、“西部健康光明行”、“国际奥比斯甘肃儿童项目”等白内障复明手术项目及活动。多年来,她带领省康复中心眼科医疗队深入基层农村,服务基层群众,足迹遍布我省79个县区。同时作为专家代表,应中国残联和慈善机构的邀请,友情支援贵州、青海等兄弟省份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

十六年来,她亲自参与实施的白内障复明手术有40000余例,平均每天要实施6.8例,手术患者脱盲率达99.8%,脱残率达99%。其中,省内实施了35000例,省外实施了6000例,年龄最大的106岁,最小的2岁,直接受益人口接近20万。特别是2011年,她在复明13号流动眼科手术车上整整工作了10个月,这一年她为4600名基层群众实施了复明手术,最令人惊叹的是其中有一天她做了60余例白内障手术。她精益求精、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高贵品格,深受当地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和贫困白内障患者的称赞及信赖。她曾连续三年在亚洲防盲基金会召开的复明手术车年会上获得嘉奖,先后获得国家卫生部及中国残联麻风助残先进个人,甘肃省扶贫助残先进个人,多次受到甘肃省政府残工委及香港逸辉教育基金会的表彰奖励。2014年获“全国残联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谈起这项复明事业,苏兰萍很兴奋地说,能够把光明带给别人是非常神圣的一件事,我为从事这样的事业而骄傲。

三、同舟共济创佳绩

如果人体是一台构造精良的机器的话,那眼睛就是这台机器上一个最精密的部件,目前世界上任何一架精密的照相机都不可与眼睛的精密程度相媲美,因此,眼部疾病治疗手术对医务工作者的技术水平要求很高,每台手术的成功都离不开整个团队的配合。”苏主任谦逊而又中肯地表示。

针对患者数量多、手术量大、工作人员少、流动性大等特点,苏兰萍不仅自己奋战在手术一线,而且明确要求医护人员严格按照手术操作流程,在术前检查、药械药物准备、消毒供应、术中规范操作、术后严密护理及医疗跟踪服务等方面,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各个环节做到不缺位、不敷衍,严禁求数量、轻质量的思想,杜绝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从而确保了手术质量和患者复明效果。

这支1997年在甘肃省康复中心成立的眼科医疗队,主要是针对交通不便,医疗卫生基础较差的地区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最初医疗队下乡只能带着简单的手术设备在当地县级医院实施手术。2007年复明13号流动眼科手术车开始运行以后,随着眼科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改进,随着甘肃省康复中心眼科医疗队良好的社会影响和广大群众对白内障的正确认识,每到一地,患者慕名蜂拥接踵而来,3~4人组成的医疗队经常是在3至5天完成100至200例手术。

寒来暑往,时间见证了复明中心取得的成就。16年来,先后获得“甘肃省五一巾帼奖”、“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等奖章。

多年来,复明中心积极倡导“向同行学习,向先进技术学习,向疑难病症发出挑战,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的理念,有计划地对专业技术人才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医院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每年选派业务骨干到知名专科医院培训。通过强化团队整体技术水平,陈剑铭副主任医师也成为技术娴熟的同行佼佼者,每天能独立开展白内障手术30余例,并经常带医疗队下乡筛查白内障患者,为当地医院开展白内障手术给予大力指导。近年来,中心不仅抢抓机遇,突破自我,加快眼科卫生专业人才建设步伐,提高团队医疗服务水平。还积极接纳地县医院眼科医务工作人员来该中心取经学习,堪称“甘肃省白内障眼科医疗人才培训基地”。

春华秋实,医者仁心。白内障复明中心在苏兰萍主任的带领下,将光明的种子播撒在45.5万平方公里的陇原大地上,谁能数清这支医疗队伍奔赴省内贫困山区走过的路途,谁能体会眼疾患者从黑暗“地狱”走向光明“天堂”的那份欣喜,谁又能将社会的一份责任深埋心中,无怨无悔,默默奉献十余载。是的,正是因为有像苏兰萍这样的医生和她带领的团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白衣天使的神圣使命,为白内障患者阻击黑暗,留住光明,为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为眼病防治工作全心全意奉献自己的力量。

热门点击

版权所有©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  陇ICP备12000028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411号

医院门诊办公室电话:0931-7849151 挂号室电话:0931-8619717

地址:兰州市城关区定西路53号 邮编:730000

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