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健康周刊:仁爱为怀医者心——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鱼池口分院报道之综合内科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18日  作者: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  点击数:

张健敏

  

“乌苏里江水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若不是在医院综合内科的康复训练室里,听到这欢快甜美的歌声,还真以为是在某个家庭聚会上呢。唱歌的患者是来自酒泉市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的张某,不久前,56岁的张某在工作岗位上突发脑溢血,病情控制后被送到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鱼池口分院综合内科接受康复治疗。已入院三个月的张某,刚开始右侧肢体偏瘫无力行走艰难、言语含糊不清,经过科室制定的综合康复计划的一步步实施,张某的患肢功能逐渐得到恢复,能独立吃饭、行走、洗漱、如厕,言语清晰度达到了79%。

康复治疗强调早期介入,根据患者病情应尽早进行康复训练,有利于患者的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综合内科科室主任韩灵善告诉记者,随着现代观念的不断改变,康复医学成为现代医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重点发展学科,年轻的科室——综合内科(综合康复科),是以慢性病综合诊治及康复治疗为特色的专业科室,截至目前,已接诊病人500余人,治愈率95%以上,有效地降低了就诊患者的致残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采访中,记者发现住院患者不单单是来自甘肃省内的,还有来自新疆、青海等省份的患者,“这里的医生医术精湛,尽职尽责,康复治疗师手法娴熟,指导有方,护理人员热忱服务,耐心细致。时间一长,觉得像是一家人。”患者发自肺腑的言语就是对医者仁心最高的褒奖,这恰恰成为医患关系和谐发展的最好见证。作为医院重点发展学科,综合内科任重而道远,既书写着分院成立之初的崭新篇章,也奏响了分院发展壮大的高亢强音。

一、携手共进,推动科室发展

“不断完善技术项目,积极开展各项新技术,提高诊疗水平是综合内科全体医护人员奋斗的目标。”科主任韩灵善说,目前,该科现有床位40张,设有PT室(运动治疗室)、OT室(作业治疗室)、ST室(言语治疗室)、按摩室、理疗室。主要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及肾脏疾病的诊断治疗及肢体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言语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二便功能障碍的康复评定及康复治疗,在工伤康复和职业病康复方面具有独特的康复治疗方案,疗效显著,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

依照医院“人才强院”的总体部署,综合内科不断完整人才梯队,加强技术力量,医疗护理队伍经验丰富、技术精湛、训练有素。科主任韩灵善是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具有27年丰富的临床经验,现担任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也是第一批获得全国职业病诊断资格的医生。该科室副主任医师以上2人,康复治疗师5人,护师(士)7人,为了更好地救治患者,该科室还专门外聘兰大一院神经内科名誉主任、神经内科硕士研究生导师,甘肃省卫生厅领军人才刘宁定期查房、坐诊,为科室顾问、专家。

科室每年承担张掖医专、平凉医专、甘肃省卫生学校、定西卫生学校的本、专科临床系、康复专业、护理专业临床教学及临床实习工作。

二、治病救人,拓宽康复领域

在住院部,记者看到还有一些年轻的工伤康复患者,韩主任告诉记者,工伤康复是指利用现代康复的理论和技术,为工伤残疾人员提供医疗康复、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等服务、最大限度地恢复和提高他们的身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尽可能恢复和提高伤残职工的职业劳动能力,从而促进伤残职工全面回归社会和重返工作岗位。工伤康复是工伤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建立预防、补偿、康复相结合的工伤保险体系,是我国工伤保险事业发展的方向。目前,综合内科收治的工伤患者有15人,以年轻人居多。

来自永登县的李某今年33岁,四年前在工厂作业时从高空坠落,经过医院的全力救治,虽然性命无忧,但却高位截瘫。当记者看到李某时,他正在做中频理疗,用来刺激下肢肌肉,防治萎缩。闲不住的李某一边做理疗,一边利用笔记本上网与“截瘫吧”里的网友热聊。看到他微笑淡定的神情,连笔者也暗暗称赞他的精神状态。“刚开始,真的无法接受这个现实。当时我29岁,孩子才3岁,那一刻觉得眼前的路一片漆黑。”李某平静地述说着,“多亏医护人员无微不至的关怀,现在从阴霾中走出来的我每天接受完治疗,闲下来的时间自己打扫打扫卫生,看看残疾人杂志,我喜欢打篮球,2014年还代表甘肃省残联参加了全国轮椅篮球锦标赛。现在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趁着自己还年轻,想学一门技术,将来出院后就能和社会接轨,做自食其力的人,为自己的家分忧解愁。”

韩主任告诉记者,作为医生,除了不断提高医疗康复的专业水平外,还要学习和了解工伤政策和工伤保险,尽最大可能满足病人愿望,让病人感受到国家工伤政策、保险对工伤病人的益处。对病人提出的相关问题及时给予解答,比如,工伤病人待遇,工伤的确认,工伤病人办理康复程序,申请假肢的程序、相关保险事宜等。 目前,如何给长期住院的工伤康复患者提供一个与社会对接的平台,成为当下这一部分群体最为关心的一大问题和迫切需求,譬如,在医院内开设技术培训班,让工伤患者在康复治疗期间定点定时接受职业培训,等到出院后患者就能凭着一技之长直接步入社会,轻松解决生活中的经济难题。韩主任呼吁,社会团体、政府机构、康复医院、患者家庭应该建立起一个庞大、系统的康复体系,康复的意义不但是身体功能最大限度的恢复,还有心理信念、生活功能、就业能力的恢复,这同时也是医院“治病救人”的价值延伸和政府“扶困救弱”的履职体现,更是全社会因扶助弱势群体而更加和谐的一面镜子。

三、优质服务,催开生命之花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这句话放在综合内科所收治的康复患者的身上一点都不夸张。就拿已住院一年的静宁县患者徐某来说,40岁的她外出打工,不慎摔了一跤,就再也起不来了。从兰州陆军总院手术治疗后转至分院综合内科进行康复治疗,医生诊断其为胸脊髓损伤、二便功能障碍、双下肢功能障碍。起初,徐某坐也坐不起来,躺在床上插着导尿管,该科根据病情精心制定康复目标和康复治疗计划,在药物治疗、康复训练以及医护人员的悉心指导和精心护理下,徐某从不能翻身到翻身,从不能如厕到如厕,从不能坐起到坐立,从无法移步到迈开小步……一年时间,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这太容易了,可是对于胸椎严重损伤的徐某,却犹如经历了“冰火两重天”的考验,现在的徐某已不是刚开始的以泪洗面,而是从心而发的开心笑容。

    综合内科的全体医护人员深知,让患者保持一个愉悦的心情与疾病作抗争是至关重要的,他们积极工作,耐心服务,医生们的平易近人,康复治疗师的持之以恒,护士们的诙谐谈吐常常让患者放下心理负担,认真坚持康复训练,难怪记者看到患者在医生护士面前说话自然无阂,就像是一家人一样……温馨如家的就医环境、细致人性化的流程服务,得到了患者和家属们的一致好评。

爱为怀,大医精诚。正是像综合内科主任韩灵善带领的这支医疗队伍,他们心怀大爱,真情奉献,时刻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坚持只有提高医疗水平、真情服务患者才是科室立足发展的生命线,相信不久的将来,综合内科一定会成为鱼池口分院跨越发展过程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热门点击

版权所有©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  陇ICP备12000028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411号

医院门诊办公室电话:0931-7849151 挂号室电话:0931-8619717

地址:兰州市城关区定西路53号 邮编:730000

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 联系我们